【尚美迈小】视导提升教学能力,调研促进内涵发展 ——科学学科篇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尚美迈小】视导提升教学能力,调研促进内涵发展 ——科学学科篇

浏览数量:6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4-14      来源:本站

为促进常态课优质化,推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021412日,南京市教研室杨健老师与栖霞区科学教研员高伟老师来到迈皋桥中心小学对我校三位科学教师进行指导,吴学莹校长也进行了陪同听课。

校本研修系列(五)_html_m786e90ce.jpg

本次上课老师为杨曦彤老师、佘文静老师以及彭容莉老师,三位老师围绕“促进手脑并用的小学科学合作思维策略研究”的教研主题进行了课例展示。杨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寻找生物的家园》,课堂开始通过帮助重建生物家园的情境导入,提出需要观察原本生活环境和生物习性的问题,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分析出三个生活环境的特点。接着进入课堂的第二个环节,请同学们判断12种生物是否适合生活在这三种环境中,三人一组拿到一张生物资料卡并对它进行分析,然后选择适合生活的环境,接着进行全班讨论,对有异议的生物进行再一次分析。最后全班总结出栖息地的共同特征并提出下一节课的问题:重建生物家园还需要注意些什么?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脑思考的同时学会归纳分析、质疑、动手记录,并且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换意见,促进每位同学都在手脑并用。

校本研修系列(五)_html_441e2756.jpg

佘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庞大的家族》一课,本课以真实的情境导入,学校想在科学教室布置昆虫角,可是很多种学生分不清哪些是昆虫,于是这节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观察来认识昆虫的共同特点。老师提供昆虫的标本,让学生进行观察,从大量的样本中归纳昆虫的共同特点,当了解了一类的事物的共同特点就可以此来判断其他事物,也就是演绎的过程。最后通过让学生制作昆虫模型,增添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节课充分利用了手脑并用的小组合作思维策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校本研修系列(五)_html_m2eeee407.jpg

彭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搭支架》一课通过观察生活中需要高空作业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一困难,通过第一课时讨论确定最终方案:搭建一座有高度、承重力的支架。本节课在已完成设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制作,学生分工合作有效地完成搭建。再采用重新分组,形成模型介绍员和评委的团队后,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评测并分享。这节课充分使用小组合作思维策略,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质疑与评价能力。

三节课之后,杨健老师对三位教师的课堂组织和教师素养方面给予了肯定,但同时对科学组目前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围绕核心知识,从信息、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思考关注课的设计结构,让学于生注意课的设计细节,注意问题和规范性语言的使用;注重专业发展,教师应读到教材背后,理解教材的每个环节的设计思路;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把课堂的时间真正的留给学生;教研组是需要发挥真正作用的,围绕主题开展课例。


校本研修系列(五)_html_78dfffeb.jpg

校本研修系列(五)_html_m705bf003.jpg

希望通过展示和研讨能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也使得每位科学教师都能精心准备、上好每一堂课,迈小科学组一定会再接再厉,勤钻教研教法,精心构建课堂教学,稳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图:科学组

文:杨曦彤


版权所有 :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    地址:南京市华电路11号     电话:025-85316787 85310737  
Copyright@200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欢迎你的光临! 中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苏ICP备130353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