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贵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十一)
浏览数量:5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28
来源:本站
以问题驱动,育高阶思维
—— 汪元贵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十一)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20年12月25日下午,汪元贵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中电颐和家园小学举行,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储冬生给予指导。本次活动由程阳老师主持,徐苏校长、林艳主任、吴敏主任以及汪元贵名师工作室的数学教师参与活动。


首先,青秀城小学教师吴媚给大家带来了《角的度量》一课。吴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量角器的创造过程,用小角、用半圆形工具,再到用量角器度量,从简易到全面,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慢慢体会到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


第二节课是由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教师薛静带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薛老师注重学生完整表达思考的过程,根据哪些条件可以解决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巩固相关知识。此外,薛老师注重选题的层次性,从常规的文字题到线段图,再到先补条件再解题,整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


第三节课是由中电颐和家园小学教师聂怀媛执教的《间隔排列》。聂老师先从生活中间隔排列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其特点,通过自主创造间隔排列并研究其中的规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排成一排的间隔排列到围成一圈的间隔排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阶。


第四节课是由迈皋桥中心小学教师滕上正茜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滕老师非常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以及扑克牌上的字母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感受到了字母表示数的便利。通过观察三角形个数和小棒根数的关系,使学生产生了用字母表示数的需求,初步了解如何用字母表示数或数量关系。关于路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字母表示的数有一定的范围。最后滕老师说明了数字乘字母的写法,环节设计层层递进。


最后,特级教师储冬生针对这四节课进行了点评指导,在充分肯定四位青年教师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学习名家,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角的度量》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起点(量的是什么)和需求(为什么要量),再将对象和工具对应起来,通过学生完成量角器的使用说明书,梳理度量的注意点。《从条件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要更多的聚焦在策略上,让学生知道什么叫从条件出发的策略、为什么要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以及如何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前提是举三反一,所以《间隔排列》的教学可以先由三个现象推出概念,再举一反三。可以用错误的猜想来巩固正确的观念,用活动化素材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样结构化的设计,有目的推进。《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内容较多,所以要注意时间的安排,一节好的课需要“领结”和“腰带”的修饰,环节设计有收有放,不能平均用力。如果能每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让课堂更加圆润、自然。储特对于每节课的精准指导,让每位听课教师收获满满。



本次活动让教师近距离领略名师大家的教育思想,相信,全体工作室成员一定会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以问题驱动,育高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