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美迈小】他山之石,助攻双减——迈小语文教研组组织“红枫杯”听课反馈
浏览数量:3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1-21
来源:本站
2021年16日、17 日两天,栖霞区第十二届“红枫杯”课堂赛课在迈皋桥中心小学进行,我校语文老师全程参与此次听课活动。



参赛的选手们都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孩子们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整堂课学生参与度极高,气氛活跃。


听完课后,听课老师们对此次赛课分享交流了自己的观后感受。
陈静老师:听了《伯牙鼓琴》这一课,老师的教学语言、评价语言精当巧妙。课堂中老师自始至终都能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并做出恰当合理的评价,如:听了学生精彩的朗读后,及时夸奖,能想着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韵味……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励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主动性,也幽默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营造了浓浓的课堂氛围,叫人感到无比佩服。

李莹老师:我听了《书戴嵩画牛》这一课,老师教态轻松,语言精准。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关注标点,句子的停顿,还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文中人物的不同形象,通过孩子的朗读,加深学生的理解,使文言文教学变得趣味十足。

杨霞老师:1.文言文朗读和理解是教学重点,课堂上老师的范读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朗读的疑难处指导尤其重要;2.课堂抓住主要事件体会人物形象,扣住文中语句反复品味;3.课堂上古诗词拓展和句式仿写深化课文主旨。
张玉萍老师,听了李梦琼老师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以下几点收获:1.李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很有亲和力,值得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的课堂亲和力很重要。2.老师指导学生概括文中的三件事,教给学生取主舍次的概括方法,授之以渔,学生学得很扎实。3.课堂中插入视频让学生体会中华不振,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给学生很大的震撼,更深入理解了中华不振。

周文景老师:我听了李瑶倩老师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李老师教态亲切、循循善诱,带着学生从读课题开始一步步走近课文——“课文的题目就很吸引人。老虎在人们心目中一般都是威猛厉害的角色,怎么会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呢?这只大老虎到底窝囊在哪里呢……”课上,她留足时间给学生,让其充分地读书,在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体现了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

叶永丽老师:《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一段短暂而真诚的友谊。写人的文章,往往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来反映人物的特点。作者鲁迅抓住四件趣事来表现闰土这一形象,其中作者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这一趣事印象最深!教学老师对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的把握都值得我学习。

琚凌康主任:一节好的语文课上,要有朗朗书声。教师在设计时应多动脑筋:怎么用“读”促进学生思考感悟,用“读”代替单一反复的师问生答,用“读”串联各个教学板块。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去读,多用不同的方式去读,孩子的收获会远超我们的预设。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智慧的流淌,更是思维的碰撞,让在场听课的老师们受益颇多,极大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
文:语文组
图:陈静 周文景